一、团队组建的目的与意义
在全球化背景下,响应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推动中华诗歌外译与国际传播,使优秀的中华诗歌获得更大的国际交流空间,充分展示中华诗歌的永恒魅力和国际影响力。
1)从国家层面看,我国政府正在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际传播战略,而中华诗歌具有璀璨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研究中华诗歌的外译、海外传播历史、现状与问题,探索中华诗歌的外译理论与实践及最佳海外传播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2)从学校层面看,长江大学地处楚文化重地荆州。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是 “中华诗祖”、“辞赋之祖”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终古之所居。开展中华诗歌外译与国际传播的学术研究与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打造文化品牌,推动中华诗歌以及楚文化的外译及国际传播研究等;
3)从学术研究层面看,网页版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方面需要形成研究特色,中华诗歌外译与国际传播研究是外院学术科研发展的新的着力点和增长点。目前已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开展国际学术合作,有三个高级别项目(1个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个国家社科基金联合重点项目,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多项成果获奖(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A等级研究成果、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有望从中华诗歌外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创建国内领先、国际接轨的省级、国家级高水平研究平台,聚集一批优秀人才,有利于联合攻关,集中攻关,有利于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二、团队的性质、构成、目标与任务
根据 《长江大学科研机构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精神,组建院级“中华诗歌外译与传播研究团队”,团队设在网页版文科大楼812办公室。凡是热爱中华诗歌外译与传播研究的教师和研究生均可申请加入该团队。研究人员性质为兼职研究员。
“中华诗歌外译与国际传播研究团队”拟由王峰任主任,谢家成、田传茂任副主任,王峰的研究生应婷、黄珊珊、朱丽红任秘书。本团队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团队学术顾问,包括Kelly Washbourne ,Anthony Pym, 赵彦春、许明武、黄忠廉、陈橙。
表1:中华诗歌外译与国际传播研究团队学术顾问简况表
| 姓名 | 出生 年月 | 职称/学历   | 国籍 | 工作单位 | 研究方向 | 
| K. Washbourne | 1966-11 | 教授/博士 | 美国 | 肯特州立大学 | 翻译学 | 
| A. Pym | 1956-06 | 教授/博士 | 西班牙 | 罗维拉-依维尔基里大学 | 翻译学 | 
| 赵彦春 | 1964-12 | 教授/博士 | 中国 | 上海大学 | 翻译学 | 
| 许明武 | 1965-10 | 教授/博士 | 中国 | 华中科技大学 | 翻译学 | 
| 黄忠廉 | 1965-04 | 教授/博士 | 中国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翻译学 | 
| 陈橙 | 1981-12 | 副教授/博士 | 中国 | 上海海洋大学 | 翻译学 | 
 
 
本团队首批核心成员包括王峰、谈宏慧、谢家成、田传茂、彭沂、曾亚军、侯艳芳、蒋娟、马琰、毕浩浩、陈莉莉、兰琪、黄红霞、张淑玥、张君迟、刘宇、李沁雪、应婷、黄珊珊、朱丽红等等。
表2:中华诗歌外译与传播研究团队成员简况表(部分)
| 姓名 | 出生 年月 | 职称/学历   | 工作单位 | 研究方向 | 
| 王峰 | 1976-09 | 副教授/博士 | 长江大学 | 翻译学 | 
| 谈宏慧 | 1968-08 | 教授/硕士 | 长江大学 | 语言学 | 
| 谢家成 | 1969-08 | 教授/硕士 | 长江大学 | 语言学 | 
| 田传茂 | 1965-11 | 教授/博士 | 长江大学 | 翻译学 | 
| 曾亚军 | 1974-10 | 副教授/博士 | 长江大学 | 语言学 | 
| 彭沂 | 1978-03 | 副教授/硕士 | 长江大学 | 语言学 | 
| 马琰 | 1979-6 | 副教授/硕士 | 长江大学 | 翻译 | 
| 侯艳芳 | 1976-12 | 副教授/硕士 | 长江大学 | 翻译 | 
| 蒋娟 | 1980-02 | 讲师/硕士 | 长江大学 | 语言学 | 
| 毕浩浩 | 1984-06 | 讲师/硕士 | 长江大学 | 教学法 | 
| 陈莉莉 | 1994-02 | 硕士研究生 | 长江大学 | 翻译 | 
| 兰琪 | 1995-03 | 硕士研究生 | 长江大学 | 翻译 | 
| 黄红霞 | 1994-09 | 硕士研究生 | 长江大学 | 翻译 | 
| 张淑玥 | 1995-07 | 硕士研究生 | 长江大学 | 翻译 | 
| 张君迟 | 1995-07 | 硕士研究生 | 长江大学 | 翻译 | 
| 刘宇 | 1994-05 | 硕士研究生 | 长江大学 | 翻译 | 
| 李沁雪 | 1994-09 | 硕士研究生 | 长江大学 | 翻译 | 
| 应婷 | 1993-08 | 硕士研究生 | 长江大学 | 翻译 | 
| 黄珊珊 | 1994-12 | 硕士研究生 | 长江大学 | 翻译 | 
| 朱丽红 | 1994-2 | 硕士研究生 | 长江大学 | 翻译 | 
|   |   |   |   |   | 
 
 
拟由学术顾问和团队主要成员组建本团队学术委员会,由Kelly Washbourne任主任,赵彦春、王峰任副主任,成员拟包括Anthony Pym、许明武、黄忠廉。
 
长远发展有规划、年度工作有计划、重点工作有方案、执行过程有监督、年底结果有检查
团队目标与任务拟分为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与任务。
近期目标(3-5年):
逐步成为院内、校内中华诗歌外译与传播研究知名科研平台。任务指标:省级及以上项目1-2项;高质量论文(包括外语类核心期刊论文、CSSCI、A&HCI、SSCI收录论文)1-2篇;相关专著1-2部、省级以上获奖1-2项;参加或组织全国性或国际性中华诗歌外译与传播研究会议3-5人次;争取与3-5位国际中华诗歌外译与国际传播研究学者建立联系与合作。
近期项目工程:
(1)《中华诗歌外译的世界文学建构研究》。为中华诗歌外译研究提供学术建议,促进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 
(2)唐诗外译平行语料库建设,将中华诗歌外译的研究重点先定位于唐诗外译,建立唐诗外译平行语料库,将提供检索服务,从词语的对译检索、结构的对译检索、一本多译的比照和参考等方面保证双语对应语料库在翻译质量控制、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推动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实施。
相关教学工作:在本科生或研究生中开设有关课程。
社会服务:咏荆州、咏武汉或咏湖北诗词翻译;本校教师相关学术著作翻译。
中期目标(5-10年):成为省内、国内中华诗歌外译与传播知名科研平台。获批国家社科基金1-2项,或获得省级以上重要奖项1-2项,或发表SSCI或AHCI论文1-2篇。
长期目标(10-15年):成为国际中华诗歌外译与传播知名科研平台。建设省级以上中华诗歌外译与国际传播科研平台,在硕士授权点下开设相关研究方向。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联合重点或联合重大项目立项。
 
三、团队后勤保障
一个健全的科研平台需要充足的人财物力支撑,因此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研究经费来源:(1)学院为院级科研平台提供的经费;(2)研究人员自己的纵向与横向科研经费;(3)向学校争取一定的科研经费;(4)团队社会服务提成。
硬件设施:文科大楼812为团队办公地点,并配置必要的硬件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等。
 
网页版
中华诗歌外译与传播研究团队
2019年5月15日